皖江城市圈“双核引领、成片崛起”战略规划,芜湖安联动,对标苏南,构筑长三角西翼增长极

宣城 更新于:2025-10-16 03:41
  • 柠檬创意家居
    皖江城市圈“双核引领、成片崛起”发展规划思路——对标苏南,打造长三角西翼增长极

    以芜湖、安庆为双核心,联动马鞍山、铜陵、池州、滁州、六安(皖江五市)及宣城、黄山,立足“全域统筹、成片发展”核心逻辑,对标苏南“产业集群化、交通一体化、生态共保化”发展路径,构建功能互补、要素互通、能级共进的现代化城市圈,力争未来15年成长为媲美苏南的高质量发展样板。

    一、双心锚定全局:构建“强核带动、差异赋能”格局

    芜湖核心:长三角西翼“科创+高端制造+航运枢纽”极

    - 功能定位:依托省域副中心城市优势,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,承接长三角中高端创新资源与产业订单,打造城市圈的“创新策源地、产业领跑者、开放门户”。
    - 核心抓手:以奇瑞为龙头做强新能源汽车全链条,联动埃夫特机器人构建高端装备制造集群;升级芜湖港为长江中下游多式联运航运中心,推进长江安徽段芜湖至安庆段8米水深航道整治
    ~打造安徽向海而兴最大“出海口”。
    - 辐射方向:向西联动铜陵、池州共建沿江高端制造带,向东牵引宣城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,向北对接滁州、马鞍山形成零部件配套走廊。

    安庆核心:皖赣鄂交界“特色制造+物流枢纽+文旅门户”极

    - 功能定位:立足皖西南门户,衔接长江经济带中游与下游,打造城市圈的“基础材料基地、区域物流节点、文旅融合标杆”。
    - 核心抓手:以安庆石化为基础发展化工新材料集群,配套芜湖汽车产业形成精密零部件供应基地;依托长江港口整合,接入“5+8+3”全省一体化港口群
    ~建设皖西南物流中转枢纽;联动黄山、池州激活文旅资源,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。
    - 辐射方向:向南联动黄山、池州打造文旅生态带,向西辐射六安承接产业转移,向北与铜陵协同发展新材料产业。

    二、成片联动突破:复刻苏南“集群化、一体化”发展路径

    1. 产业成片布局:构建“3大万亿集群+2大特色走廊”

    对标苏南“一镇一品、一市一业”的集群发展模式,打破行政壁垒,形成跨市联动的产业隆起带。

    - 高端制造万亿集群:以芜湖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机器人为核心,联动马鞍山高端钢铁材料、滁州汽车零部件、宣城精密元器件,构建“整车+关键材料+核心零部件”垂直产业链,目标2035年产值突破1.2万亿。
    - 新材料万亿集群:以安庆化工新材料(电子级氢氟酸、特种树脂)为基础,整合铜陵有色金属、池州化工园区资源,对接长三角半导体、新能源产业原材料需求,打造长三角西翼高端材料供应基地。
    - 文旅康养万亿集群:串联黄山世界遗产、安庆黄梅戏文化、池州九华山佛教文化、宣城徽派古村,借鉴苏南“文旅+生态+康养”融合经验,打造长三角休闲度假首选目的

    ~数字科创走廊:以芜湖G60科创走廊节点为核心,联动宣城、滁州承接长三角数字产业外溢,建设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,参照苏南“研发-中试-生产”协同机制提升创新效率。

    2. 交通全域贯通:打造“1小时通勤圈+通江达海网”

    - 骨干通道加密:加密芜安、芜马、安池等城际快速通道,推进芜太运河、水阳江等省际航道贯通,实现双核心与七市核心城区1.5小时内直达,圈内任意城市2小时互通。
    - 枢纽协同联动:整合芜湖港、安庆港、马鞍山港等沿江港口资源,推行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“一箱制”
    ~开通至上海港、宁波港的快速航线,降低大宗商品运输成本;协同建设芜宣、安庆等机场的“空铁联运”枢纽,对接长三角航空网络。

    3. 要素全域流通:建立“无壁垒、高效率”配置机制

    对标苏南统一市场建设经验,破除行政壁垒,让资源在城市圈自由流动、高效聚合。

    - 市场一体化:统一工业用地、环保准入、税收优惠等政策标准,联合出台跨区域产业合作扶持政策,对跨市配套项目给予最高30%技改补贴,复刻苏南“政策协同引项目”模式

    - 生态共保化:参照苏南太湖流域治理经验,协同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,建立跨市环保联防联控机制,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,实现“发展与保护”协同共进。

    三、对标苏南升级:筑牢“成片崛起”保障体系

    1. 政策机制对齐

    全面对接苏南政策体系,设立“皖江城市圈发展基金”,重点扶持万亿级产业集群核心项目;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,每季度协调解决跨市协同难题,复刻苏南“高层统筹促协同”的推进机制。

    2. 民生服务互通

    推进教育、医疗、社保等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,扩大跨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,共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联盟,让城市圈居民享受与苏南同等的民生保障水平。

    通过“双心强核、成片联动、全面对标”,皖江城市圈将复制苏南从“分散发展”到“集群崛起”的成功经验,实现从“点状突破”到“全域繁荣”的跨越,最终成长为长三角西翼与苏南交相辉映的高质量发展典范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