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洛阳至宣城·青石板上的铜绿密码
10月5日晨,我站在宣城水东老街的石板路上,脚下的青石板接缝处竟卡着一枚铜钱,岁月在其上刻下了厚厚的铜绿,而我险些因这突如其来的“绊脚石”失去平衡。这铜钱的出现,在古街与现代游客的交错中,显得格外突兀,仿佛是时空特意留下的印记。
深入古街,我注意到一处老宅的门槛上,刻有模糊不清的图案,细看之下,竟是《宣城县志·艺文志》中提及的明代商贾记号,与书中插图对应无误。这些记号,见证了宣城作为商贸重镇的辉煌历史,也为我此次旅行增添了几分探寻古迹的乐趣。

行至老街尽头,一家油茶馆内,老板用他那因多年劳作而略显粗糙的双手,熟练地冲泡着油茶。据他说,今年国庆期间油茶销量增长了30%,这直接导致他日均研磨茶叶的次数达到上百次,手指上的老茧因此增厚了近0.3mm。这份坚持,让我看到了宣城人对传统美食的执着与热爱。
在一家古玩店,我与店主用方言交谈,误将宣城方言中的“老好”说成了“老火”,店主一听,笑得前仰后合,随即赠我一枚古币作为纪念品。这方言的小误会,却意外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,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宣城方言的幽默与魅力,其源头可追溯至《醒世姻缘传》中的俚语演变。

傍晚时分,我漫步于水阳江边,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,波光粼粼,色温约莫5600K,呈现出一种温暖的琥珀色。那一刻,我仿佛能听到江水与历史的对话,感受到宣城独有的宁静与深邃。
宣城的魅力,不仅在于它的古韵今风,更在于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生活细节。在一家手工宣纸作坊,我偶遇一位独臂老人,他正用断肢辅助压制宣纸,那份专注与从容,让我深刻体会到宣城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智慧。

此次宣城之行,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。宣城的魂,不仅在于它的历史积淀,更在于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故事的生活片段。就像那枚卡在青石板接缝中的铜钱,虽不起眼,却承载着宣城独有的故事与温度。离开宣城时,我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份纪念品,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,和宣城人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。
举报
